新闻中心News

呼和浩特 雷火竞技app农畜产品加工产业“双绿跃迁”

2025-04-17 15:18:5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,技术研发团队创设开发出适合益生菌的耐热、耐酸、抗剪切的“舒适隔水微环境”,使益生菌在常温产品中存活量综合提升1000万倍。

  截至目前,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已吸纳行业企业、高校和科研机构等120家成员单位,汇聚了10多位两院院士和100多位高级行业专家、20多位海外专家、1000多位核心科研人员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,全力引领产业升级。

  在持续推动乳业产业升级的同时,呼和浩特市重点围绕“生态草”“产业草”做文章,着力打造企业创新发源地、草产业发展高地、产学研协同示范地,形成全方位、多元化的创新服务体系,不断加快草业创新发展、提质升级,形成草产业新质生产力。与此同时,呼和浩特市汇聚了众多草业科研力量,包括32家科研机构和85个科创团队,通过核心技术攻关,成功培育出6个饲草新品种,并转化了多个乡土草新品种;在土左旗、和林县、托县等地创建了多个大型饲草种植基地,饲草自给率超过80%,形成了“青贮玉米+苜蓿草+饲用燕麦”的三元供给模式。

  如今,呼和浩特市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基础不断夯实。建成农畜产品加工园区6个,入驻企业147家,和林县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,土左旗、清水河县、武川县获批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6.2万亩,较2021年增加49万亩;2024年粮食产量37.5亿斤,实现“二十一连丰”。肉奶供应实现“七年连增”;坚持破瓶颈、延链条,农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达到82个,较2021年增加38个。

 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耦合持续发力,坚持科技赋能,建成1个国家级创新中心、两个自治区级创新中心和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。

  建成国际一流5G乳制品基地、全球领先的敕勒川智慧生态牧场,全市70余家奶牛牧场实现智慧化管理;

  建成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2个、种公牛站1个、奶牛扩繁场16个,赛科星入选国家畜禽种业阵型,培育优秀种公牛300余头,种公牛GTPI指数排名全国第一;

  建成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、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、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,成功研制7大奶牛疫病疫苗、布病疫苗以及非洲猪瘟疫苗,打破了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。

  力争到2025年年底,乳业全产业链营收突破3000亿元、玉米突破300亿元、肉类突破150亿元、草业突破40亿元、都市农业突破20亿元、马铃薯突破15亿元、杂粮油料突破10亿元,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1%;

  全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,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水平,把更多农牧业产值留在当地;

  对内分批次分梯队培育阜丰、金河、金宇、华欧等产业链控制力强的龙头企业、链主企业发展壮大;

  对外重点围绕世界500强、中国500强、中国农企500强以及行业龙头企业,雷火竞技引进落户园区、补链延链;

  全力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,加速牧场数智化转型,推动疫苗生产企业向宠物疫苗产业蓝海进发,加快建设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和草业种质资源库;

  推进未来产业向下扎根,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,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蓄势赋能。

  率先在国家级、自治区级300多个农牧业龙头企业中加大“两品一标”及名特优新农产品申报、认证力度,真正实现农畜产品安全、雷火竞技绿色、优质、营养的目标;

  通过高品质农畜产品的产出与加工,把保障消费者“舌尖上的安全”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赋能首府农牧业高质量前行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雷火竞技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搜索